当前位置: 主页 > 办案手记 > 办案手记 >



办案手记

辽宁晟大律师事务所

HOTLINE 热线电话
18641101798

浙江某机械制造公司违建案剖析

TIME:2025-03-17 15:33 | VIEWS:
 

**违法建筑法定认定标准**  


 
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筑物直接违反《城乡规划法》第40条。2023年自然资源部卫星监测发现未批先建案例占全年违建总量的41%。施工许可申报系统显示,宅基地超标扩建申报驳回率达67%。  超建部分按建筑面积折算罚款基数。某市2022年典型案例显示,审批300平方米实建450平方米的项目,超出部分按每平方米2000元标准处罚。建筑高度红外测量技术误差值控制在±0.3米内,层数识别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工业用地违规改建住宅需补缴土地出让金差额。某开发区2021年查处案件显示,工业用地建公寓项目需补缴每平方米1800元差价。农业设施用地违规改造餐饮场所的整改率达92%。  侵占消防通道建筑必须48小时内拆除。消防部门无人机巡查系统每周发现占用通道案例35-40起。河道管理范围内违建拆除成本是普通违建的2.3倍,因其涉及水利设施修复。  
 
临时建筑超期使用按日计罚。某省会城市2023年数据表明,工地工棚超期30天以上的处罚金额达工程总价15%。临时建筑数据库接入不动产登记系统,逾期自动触发预警。  生态保护区内违建拆除率100%。2022年长江流域专项整治中,饮用水源地违建拆除面积达87万平方米。卫星遥感监测显示基本农田违建整改周期平均缩短至45天。  
 
《土地管理法》第77条规定非法占地需恢复土地原状。2023年土地督察发现农村违建复耕合格率仅58%。强制执行案件司法统计显示,违建拆除案件平均执行周期为114天。


 
 案情简介:违规建设浮出水面
 
 违规建设行为详述
 
2021 年 3 月,浙江某机械制造公司在未获得相关审批的情况下,于工业用地上展开大规模建设,目标是打造 3 栋六层的员工宿舍。这片工业用地本有着明确的规划用途,然而该公司的行为却严重偏离正轨。最终建成的员工宿舍总建筑面积达到 9600 平方米。
 
经详细调查得知,该项目最初仅取得了 4500 平方米厂房的建设许可,这意味着超建部分面积高达 5100 平方米。不仅如此,其中两栋建筑更是擅自增加了居住功能,使得原本的工业用地功能发生了严重改变。这种无视规划和许可的建设行为,为后续一系列问题埋下了隐患。
 
建设许可与实际建设差异
在建设许可方面,该公司仅获批 4500 平方米厂房建设许可,这是基于土地规划和相关法规给予的合法建设范围。但实际建设中,公司却私自扩大规模,建造了远超许可面积的员工宿舍。这种超建行为不仅违反了建设规划的基本要求,也对周边土地利用和区域规划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擅自增加居住功能的行为,更是打破了工业用地的功能限制,改变了土地原本的使用性质,引发了诸多法律和管理层面的问题。
 
违法事实认定:多维度触碰法律红线
 
规划许可相关违法事实
该公司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擅自进行建设,这一行为直接违反了《城乡规划法》第 40 条。此条款明确规定,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等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该公司未经此法定程序便动工建设,严重破坏了城乡规划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此外,超建面积达到审批规模的 113%,这显然违反了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建设用地规划条件是土地出让时明确规定的建设限制,包括建设规模、用途等内容。如此大幅度的超建,使得实际建设严重偏离规划要求,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城市建设的有序进行。
 
土地与消防相关违法事实
该公司在工业用地(M1 类)上违规增设居住功能,这一做法改变了土地用途,违反了《土地管理法》第 4 条。该条款强调土地实行用途管制制度,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工业用地被擅自改变为居住用途,不仅违反法律规定,还可能影响区域产业发展布局和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同时,该公司侵占厂区消防环形车道 1.2 米,这违反了《消防法》第 28 条。消防通道是保障消防安全的生命通道,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此行为严重威胁到厂区内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救援工作开展。
 
处罚依据与结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超建与土地用途变更处罚
对于超建部分,依据相关规定按工程造价的 5%进行罚款。经专业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超建部分进行评估,确定超建部分造价为 3200 万元,相应的处罚金额为 160 万元。这一处罚旨在对该公司超建行为进行经济上的惩戒,使其为违反建设规划付出应有的代价。
 
针对改变土地用途的行为,要求该公司参照商住用地差价,补缴土地出让金 1476 万元。土地出让金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费用,改变土地用途需补缴差价,以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市场公平。这一处罚措施纠正了公司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违法行为,恢复土地使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消防与未批先建整改处罚
由于该公司侵占消防通道,对占用消防通道的 125 平方米构筑物,要求在 48 小时内予以强制拆除。消防通道的畅通对于消防安全至关重要,强制拆除措施迅速消除了这一重大安全隐患,保障了厂区的消防安全。
 
对于未批先建部分,要求该公司在 6 个月内补办相关手续或者拆除。若逾期未完成,将按日处以 5 万元罚款。这一处罚给予公司一定时间来纠正违法行为,补办手续使其建设合法化,否则将面临进一步的经济处罚,督促公司尽快解决未批先建问题,维护建设秩序。
 
执行过程:监管与司法的有力保障
违建发现与精确测量
2022 年 4 月,自然资源部门借助卫星影像比对技术,敏锐地发现该区域出现异常建筑增量。为了进一步核实情况,工作人员前往现场进行核查。在现场核查过程中,运用先进的三维激光扫描仪,对超建部分进行精确测定,最终确定超建高度为 4.8 米。这种高精度的测量技术为后续违法事实认定和处罚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确保执法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航拍取证与诉讼判决
同时,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取证。通过无人机从空中多角度拍摄,清晰显示出消防通道被占的事实,为消防相关违法认定提供了直观且有力的证据。面对行政处罚,该企业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在经过详细审理和调查后,于 2023 年 1 月作出判决,维持行政处罚决定。这一判决体现了司法对监管执法的支持,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和行政处罚的严肃性。
 
案件启示:深远影响与积极变革
合同解除与信用惩戒
该案件触发了土地出让合同中的相关解除条款,企业因严重违法建设行为面临土地出让合同解除的后果。同时,企业被列入信用黑名单。信用在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价值,列入黑名单将对企业的融资、合作等多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促使企业重视自身合规经营,也对其他企业起到警示作用。
 
专项审计与系统建立
2023 年的专项审计结果显示,同类工业用地违建项目补缴出让金总额超 5 亿元。这一数据反映出该地区工业用地违建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基于此案件,当地推动建立了工业用地建筑功能电子标签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工业用地建筑的用途变更情况,从源头上预防类似违法问题的再次发生,提升土地管理的信息化和精细化水平。